南京大学-操作系统--虚拟化-Linux 操作系统 (initramfs; 最小 Linux 世界)
本节课程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其核心结构,重点强调了操作系统对象与API(应用程序接口)的重要性。通过分析Linux的启动过程,课程展示了如何构建最小化的Linux系统,并介绍了initramfs(初始RAM文件系统)的概念。Linux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开源社区的积极参与和不断创新,也在于其灵活性和适应性。
操作系统的架构
对象与API的结合: 操作系统的构建依靠对象和API的整合,这使得开发者能够创造多样化的应用程序。深入理解操作系统内核及其库函数,能让开发者更有效地运用操作系统的功能。
进程管理: 操作系统中进程是重要的对象,每个应用程序均以进程形式运行。掌握进程概念及其地址空间操作是学习操作系统的基础。
libc库的作用: 该库为操作系统提供基本功能封装,如字符串处理和内存管理。熟练使用libc可以简化系统调用,有助于高效构建应用程序。
渐进演变与开放性: Linux的演变展示了其从教学工具到现代操作系统的变革历程。一开始,Linux是一个教学操作系统,帮助学习者理解操作系统原理,并持续推动计算机教育的进步。
通过结合源代码和经典教科书,学习者可以更 ...
UNIX环境高级编程-写在开始阅读前
jyy老师和OSTEP书本中多次推荐了这本书,先买了,有空就开看
UNIX&LINUX大学教程-写在开始阅读前
jyy老师力荐,质量有保证。买回来发现是上下两册,翻了翻,更像是一本有趣的工具书,里面大部分知识点都实践过了,有空的时候仔细读一读,查漏补缺,暂时先拿来垫一垫新的显示器()
南京大学-操作系统-C 标准库设计与实现 (_start; offsetof; printf; environ; malloc/free)
本节课程重点探讨了C语言标准库的设计和实现方式,尤其是库函数如何对系统调用进行封装。详细阐述了操作系统如何通过抽象,利用API和对象管理硬件资源。此外,课程涉及到管道机制中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同步问题,以及在通信中处理"broken pipe"等异常的策略。对C语言的高效性和跨平台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,着重探讨了libc的标准化对编程的重大影响。最后,课程探讨了动态内存管理中的重要策略,分析了如何在实际系统中高效进行内存分配。
系统调用与API
系统调用基础: 系统调用是程序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桥梁,提供了访问硬件资源的接口。尽管可以直接进行系统调用操作,但通过库函数封装能大幅简化编程流程,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和开发效率。
库函数的优势: libc等标准库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系列预定义的功能,使得他们能将精力集中于业务逻辑的开发,避免底层复杂实现的干扰。
管道与资源利用: 在UNIX系统中,管道是实施生产者-消费者模式的有效工具。通过管道,数据传输可以在不直接交互的程序间高效进行,实现API调用的资源优化利用。
操作系统抽象与C语言
操作系统层次: 操作系统通过将 ...
南京大学-操作系统-系统调用和 UNIX Shell (pipe; xv6 shell)
本次课程深入探讨了UNIX系统调用和Shell的工作机制,强调了操作系统作为状态机的概念。通过分析INIT进程的创建及系统调用(如fork、exec等),详细讲解了进程在计算机中的创建与管理策略。此外,课程还引入了进程虚拟化的概念,讨论了其虚拟化特性,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利用管道进行进程间通信,还详细介绍了Shell的设计与实现,强调其作为编程语言的灵活性与高效性。最终,课程展示了如何构建一个基本的Shell应用程序。
INIT进程与系统调用
课程开始时,深入探讨了UNIX系统中的INIT进程。作为操作系统启动后创建的第一个进程,INIT负责加载其他程序。利用系统调用,INIT能够与操作系统互动,进行资源管理和进程控制。
系统调用: 系统调用是连接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桥梁,提供了创建、重置和销毁进程的必要功能,使得进程能够管理其地址空间并操控计算机资源。
虚拟化的实现: 通过形象的例子,课程解释了虚拟化概念。每个进程在操作系统运行时,实际上是虚拟化处理的,这种机制确保了用户无法轻易察觉其他进程的存在。
操作系统对象与文件描述符
在部分课程中,讨论了操作系统内的对象,这些对象不 ...
OSTEP-操作系统导论-CPU虚拟化
CPU虚拟化的目标是通过时分共享(Time-Sharing)模拟多个CPU的环境,其核心在于进程的调度和执行,使得每个应用程序都运行在抽象的CPU上。
1.1 进程抽象
进程(Process)是正在运行的程序,操作系统通过进程控制块(Process Control Block, PCB)来管理进程的状态和资源使用信息。进程的关键属性包括:
PID(Process Identifier):唯一标识进程的数字。
状态(State):进程的当前状态,如就绪、运行、阻塞等。
地址空间(Address Space):进程可访问的内存范围。
硬件状态(Hardware State):包括寄存器、程序计数器等CPU硬件信息。
进程的创建和销毁依赖于系统API(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),例如:
fork():创建一个子进程,复制父进程的地址空间。
wait():使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结束并获取其退出状态。
exec():用新程序替换当前进程的地址空间。
kill():向进程发送信号。
1.2 进程执行模型
直接执行(Direct Execution)
进 ...
南京大学-操作系统-(入侵) 进程的地址空间 (mmap; 实现金山游侠、按键精灵、变速齿轮)
本节课主要讨论了进程的地址空间及其管理,特别是系统调用如fork、execve和exit如何用于创建、修改和销毁进程。此外,通过示例解释了进程状态机的概念及其在内存中的表示。还探讨了使用GDB调试工具查看和修改进程内存映射的方法,并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实现类似金山游侠、按键精灵和变速齿轮的游戏外挂。最后,强调了技术的双刃剑特性,呼吁大家遵守学术诚信。
进程状态机及其管理
在本节课中,深入探讨了进程的状态机及其管理。讨论了如何通过系统调用创建、改变和销毁进程的状态,以实现程序的流畅运行和管理。
系统调用: 复习了包括fork、execve和exit等关键系统调用,它们构成了进程管理的基础。这些调用使得程序能够在内存中创建新进程,执行新程序或退出。
状态机的概念: 强调了程序运行中的不同状态,以及状态机管理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,确保所有进程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。
GDB调试工具: 探讨了GDB如何帮助开发者查看程序状态。GDB允许用户检查寄存器和内存状态,帮助理解程序的运行情况。
内存地址的可读写性
在计算机系统中,内存地址的可读写性是一个重要概念,理解哪些地址可以访问,哪些不能 ...
南京大学-操作系统-虚拟化-操作系统上的进程 (fork/execve/exit)
在本次课程中,探讨了操作系统如何通过 fork、exec 和 exit 三个系统调用来管理进程。这些系统调用构成了操作系统管理进程的核心功能,操作系统通过这些机制实现对进程的创建、执行和退出的控制。此外,课程还深入探讨了操作系统作为状态机管理者的角色,并介绍了并发编程中状态机的重要性。
1. 系统调用:fork、exec 和 exit
fork 系统调用
fork 是 UNIX 系统中唯一的进程创建方法,它会创建当前进程的一个副本。通过 fork,操作系统复制了进程的所有状态,包括内存和文件描述符,形成父子进程关系。fork 的返回值不同,可以在多 CPU 上并行执行。
副作用与风险
滥用 fork 可能导致系统资源耗尽,例如 fork bomb 会通过无限复制进程,导致系统陷入危险状态。这类似于原子弹的链式反应,因此在编程时需要谨慎使用 fork。
exec 系统调用
exec 系统调用用于在进程中执行一个新程序,是 UNIX 系统中唯一可以执行另一个程序的系统调用。exec 替换了当前进程的映像,加载并执行指定的可执行文件。
环境变量与路径搜索
通过 exec 执行新 ...
南京大学-操作系统-应对并发 Bugs (动态程序分析:应对死锁、死局和死线) [南京大学2024操作系统]
在本节课中,深入探讨了并发编程中的常见问题,包括死锁、数据竞争以及调试困难。并发编程中的错误往往难以发现,特别是死锁和数据竞争,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程序性能,还可能导致严重错误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介绍了如何通过动态分析和运行时检查来提高程序的可靠性。
并发错误的复杂性与调试难度
并发编程经常伴随着难以发现的bug,如死锁和数据竞争。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程序的不确定行为,影响系统的稳定性。
数据竞争发生在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并试图修改同一共享数据时,导致结果不可预测。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适当的同步机制,如锁或信号量。
死锁是另一个常见问题,当多个线程互相等待对方释放资源时,程序进入死锁状态,无法继续执行。理解并有效应对死锁至关重要。
复杂系统中的软件可靠性
在软件开发中,程序的正确性验证是一个巨大挑战。即使采用了数学方法,也难以完全避免规范危机和搜索空间诅咒。
规范危机:即使有明确的规范,程序实现与预期之间仍可能存在差距。
搜索空间诅咒:验证并发程序的正确性非常复杂,特别是在大规模系统中。
解决死锁问题的一种方法是避免循环等待,确保每个线程按照特定顺序获得锁,以减少死锁风险。
提升程序稳定 ...
南京大学-操作系统-并发 Bugs (死锁、数据竞争、原子性/顺序违反)
在并发编程中,常见的错误包括死锁、数据竞争和原子性违反。这些问题是编写并发程序时必须应对的主要挑战。学生们在实验中需要实现高效的内存分配器,以支持多CPU的并行分配。由于并发编程的复杂性,新手程序员容易引入并发bug,如数据竞争导致的非确定性结果。原子性违反和顺序违反是两种主要的并发bug,前者涉及对共享状态的错误操作,后者则是事件执行顺序的错误。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并发程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并发编程的挑战与实验目标
本次实验让同学们体验并发编程的挑战,特别是在实现内存分配器时。随着现代计算机核心数量的增加,如何有效管理并发访问和内存分配变得尤为重要。
并发编程对初学者而言是一个复杂的领域,尤其是在处理多个线程时。编写并发程序常常会导致意想不到的错误,而调试这些错误更是增加了编程的难度。
并发错误往往难以复现,这使得开发者在调试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。尤其是本地运行正常的代码,在在线环境中却无法通过测试,可能会引起极大的困惑。
课程中,老师将介绍常见的并发错误类型,并讨论如何借鉴开源社区的解决方案。通过实例分析,学生们将学习如何有效避免这些错误。
并发系统中的潜在安全隐患
视频探讨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