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大学-操作系统-持久数据存储原理
本次探讨了持久数据存储的基本原理,着重分析文件系统在操作系统中的重要性。文件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单位,其持久化确保了数据在关机后仍然存在。此外,课程还回顾了图灵机的基础知识,讨论了如何实现数据的持久存储,并探讨了不同存储介质的发展历程,包括磁带、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(SSD)的优缺点。最终,强调了现代SSD在性能方面的显著提升及其在数据存储中的广泛应用。
文件系统的作用与持久化
-
持久化的关键性:
- 文件作为操作系统中的核心对象,使数据管理更为简便,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实现数据的创建、修改和移动。
- 数据以比特形式进行持久保存,需要理解存储器与图灵机的原理,这为理解文件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基础。
-
图灵机的贡献:
- 图灵机作为一个计算模型,对理解计算机的数据持久化及其强大能力有基本指导意义。
- 它帮助我们构建有效的存储设备,同时揭示了计算的无穷可能性。
存储器的基本原理
-
电磁存储技术:
- 数据通过电磁感应被存储和读取,存储器常采用二维网格结构,利用电容来代表二进制数据。
-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(DRAM)通过定期刷新机制,补偿电容漏电以确保数据的持续性。
-
持久存储的意义:
- 即便在断电后数据仍然可被保留,这使文件系统大大提高了数据管理的效率和用户的便利性。
存储阵列与提升效率
-
存储层级设计:
- 通过寄存器、缓存等拥有不同访问单位和容量的存储单元,高效提升系统性能。
- 缓存通过优化读写缓冲区的使用极大提升了整体性能,降低了能耗。
-
多种存储设备:
- 如SSD和机械硬盘,虽然结构和操作不同,但都支持快速的数据访问,以适应不同应用需求。
信息存储技术与磁性材料
- 磁性材料的原理:
- 利用磁性状态变化实现信息的存储与读取,历史中磁带是通过电磁感应将物理与电子世界连接的先驱。
- 1928年,磁带技术开创了信息存储的新时代,推动了计算机技术的革命。
磁带的用途和特性
- 磁带的优势:
- 低成本,制造简单,适合音频及视频数据的顺序存储,尤其在资源有限环境中受欢迎。
- 其可靠性能维持多年,成为数据冷备份的理想选择。
磁盘技术与机械硬盘
- 技术演变:
- 博根据磁带的优势进行现代化设计,磁鼓的出现和后续的机械硬盘结合二维平面存储实现了容量提升。
- 磁盘垂直排布提升了数据密度,克服了制造挑战,带来了更高容量和效率。
顺序存取和随机存取的挑战
- 磁盘设计的挑战:
- 在面对随机数据访问时的性能瓶颈,需要更高效的定位方法来提升应用效能。
高速缓存与存储演进
- 新技术影响:
- 高速缓存的出现加速了数据写入速度,对传统计算方式提出挑战,需要更新调度算法适应新环境。
- 虽然曾经有软盘作为主流移动存储,其读取和写入缓慢的特性已不适应现代需求。
区别于现代存储技术
- SSD、HDD和U盘:
- SSD在大小和重量上的显著优势,以及更强的并行处理能力,标志着存储技术的显著进步。
- 即便如此,用户在购买存储设备时需要避免过低价格产品,以保障数据安全与设备性能。
本博客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MM's Journal of Technology!